RIM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反应注射成型工艺足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Bayer公司在研究液体注射成型(LIM)的基础上,于60年代末期发展完善起来的。并于70年代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RIM聚氨酯的发展历史如下。
1966 —1969年,德国Bayer公司在LIM基础上研究RIM的基本原理。在由液体原料注射浇注酯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基础上,研制了利用高压撞击混合头制造聚氨酯泡沫塑料,并在1967年开发出适用于快速反应成型的原料体系Baydur,出现第一台具有自清理和循环混合头的RIM设备。最初目的是制 造高密度、整皮聚氨酯结构泡沫制品。1969年RIMPU技术引入美国。
1972年,RIM—PU体系进一步改进完善,产品进入市场。
1974年,以美国General Motor(通用汽车)公司为主,与其它公司联合,建立厂第一套自动化的RIM生产装置。
1975年,首次制出用作汽车仪表板的大型RIMPU制品。
1977年,美国Ford Motor(福特汽车)公司开始研究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制造车身板材,并在1977年世界塑料博览会上被列为最新成就之一。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用玻璃纤维增强的RIM聚氨酯汽车挡泥板和车体板。
1980年玻璃纤维增强的SRIM问世。
1983年下半年,美国以胺为扩链剂的内脱模RIM体系工业化,使得生产率提高50%。
1984年,聚脲RIM开发成功。
中文名称:二乙基甲苯二胺,固化剂扩链剂DETDA Cas号:68479-98-1
英文名称:Diethyl toluene diamine DETDA
产品外观:淡黄色至琥珀色透明粘稠液体,微溶于水,可溶于醇、醚、酮等极性有机溶剂,与聚醚、聚酯多元醇相容性好。
分子量:178.28
分子式:C11H18N2
相对分子质量:178.3
沸点:301.4°C at 760 mmHg
蒸汽压:0.00106mmHg at 25°C
闪点:161.1°C密度:1.013g/cm3
RIM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完善,与聚氨酯原料新品种的不断出现与应用是分不开的,诸如高活性高反应能力的胺改性的聚醚多元醇以及内脱模剂的出现,相继促进 RIM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和开发RIM技术,形成了从关键原料、配方、加工工艺、模具设计直至制品生产的成套技术,已相继开发出汽车自结皮方向 盘、填充料仪表板、微孔聚氨酯挡泥板,保险杠、侧护板等制品。近年来,面临着改性热塑性聚烯烃、玻璃钢等材料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内外对PU—RIM做进一 步的研究与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