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链剂混合使用
将对几种新的扩链剂混合使用进行分析。扩链剂混合使用实验中,首先对扩链剂MBO单用及与邻苯二甲酸酐联用的情况作一比较:MBO与邻苯二甲酸酐联用有一定的协同效果,但并不显著:对于PET扩链产物[η]的增加仍很有限。
扩链剂混合使用实验证明,在MBO与PET端羧基的加成过程中,—COOH作为亲核基团参加反应。相应地,对于扩链剂MBO,恶唑啉环的2位取代的吸电子性决定了它的反应能力。如前所述,MBO的反应活性较低,即使在联用情况下大量羧端基存在于体系中,其扩链效率仍未大幅度提高。
从单用MBO的[η]2t曲线可以看出,产物的[η]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与BO单用的情况不同:单用BO时10min内粘度达到最高值,之后[η]往往有所下降。由此尝试了BO与MBO联用的方法在BO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苯酐用量的增加,[η]逐步上升,加入量为1%最佳。
我们初步确定PET+1% 苯酐+1%BO为一合适的配方。但这里必须指出,反应体系中所加邻苯二甲酸酐熔点仅130.8℃,且容易升华;扩链剂BO的熔点为213℃,起始分解温度在249℃左右;而反应器中PET扩链反应温度在280℃,显然苯酐和BO的升华及热分解不可避免, 再加上搅拌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以考虑。
这种方式下随反应时间增加[η]稳步上升,至19min时呈现较高值(0.768dLΠg)。在文献中曾指出,扩链反应后期PET的热降解主要发生在酰胺键结构上。
羧基加成型扩链剂BO与PET反应增黏,是通过—CH2CH2NHCO—CONHCH2CH2—结构偶联了两个PET大分子链实现的,因酰胺键结构极具热敏感性,所以高温下反应后期PET的热降解作用明显。对于MBO与PET反应的情况,扩链后引入的是结构显然其 热稳定性要优于前者。所以这一联用方式既弥补了MBO的低反应活性,同时又可抵制产物后期的热降 解,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环脂胺固化剂扩链剂dacm,macm)产品规格
外观: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色度(APHA):12 Max.
粘度@25°C:110mPas
含量:99%
密度:0.945
活泼氢当量:60g/eq
胺值 (mgKOH/g):470
产品应用:产品性能与巴斯夫(BASF)的dmdc(即 Laromin C260或Baxxodour EC331)一样;用途如下:
1、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高档打磨,饰品胶);
2、环氧涂料固化剂(船舶漆,重防腐漆等工业建筑漆);
3、还氧复合材料固化剂(风力叶片固化剂,风力模具料固化剂,胶辊固化剂);
4、应用用于聚氨酯(PU),聚脲喷涂弹性体(SPUA)等的扩链剂,助剂;
5、应用于聚天门冬氨酸酯,聚酰胺(PA)等.
6、用于合成异氰酸酯,进一步制备成UV涂料、PU漆、透明弹性体及胶粘剂等,此外,也应用于聚酰胺和环氧树脂工业。
推荐用量:配合比100:32(相对于EEW=190环氧树脂),可使用时间400min(25°150g)。
TPPi的用量对PBT/PET(70/30)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试样黏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呈现假塑性流体剪切变稀的特征;在整个剪切速率范围内,随TPPi用量的增加,体系剪切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也表明了TPPi具有扩链的作用,使得分子量变大,黏度上升,并且用量越多效果越明显。当熔体受到剪切作用时,分子链通过热运动解缠并沿剪切场成线性排列,体系缠结点减少,滑动阻力降低,因此熔体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
亲水性扩链剂结合到聚氨酯分子中,能使聚氨酯链段上带有能被离子化的功能性基团,从而使分子链具有亲水性,能较好地分散于水相中。阴离子型扩链剂中带有羧基、磺酸基等亲水基团, 常用的亲水性扩链剂有: 二羟甲基丙酸(dmpa)、二羟甲基丁酸(dmba)、1,2-丙二醇-3-磺酸钠、l,4-丁二醇-2-磺酸钠等。
目前国内合成水性聚氨酯的阴离子型亲水单体主要选用dmpa,国外很多水性聚氨酯则是基于磺酸盐型的产品。
一些增容效果比较好的材料如PU、SBS、EPDM、POE、ASA、EVA 等也被尝试用来熔融共混改性PBT,也有将可降解的生物树脂PBS、PCL 与PBT 共混,可制得有环保功能的PBT 合金。随着PBT 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PBT 的需求量和性能要求也日益增加。目前国内的PBT 改性厂家大多采用按订单生产,基本能满足市场所需。
未来PBT 改性的研究重点应是在降低成本和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PBT 的性能指标,使其功能多样化,产品系列化,附加值最大化。
PBT在节能灯行业的应用极其广泛,90%以上的塑料节能灯头都是用PBT材料。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zjgyrchemic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