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剂添加量
本文介绍固化剂添加量对环氧树脂的影响。为了提高施工进度,以及其后制品性能的稳定性,我们总是希望我们总是希望树脂能尽快固化完全。对于一定反应活性的树脂来说,固化剂添加量对树脂的的固化速度及其后的固化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理论和实践,我们总结出如下的固化规律
1、要有足够的固化剂添加量,以保证足够的放热峰温度,从而达到较高的固化程度。(固化剂的量过少有可能造成永久的欠固化)
2、环境温度较高条件下可适当减少促进剂的加入量,以得到足够长的凝胶时间和较完全的固化程度。
3、一般促进剂与固化剂(过氧化物)的摩尔比必须小于1,(这种情况只有在选择钴盐作为促进剂的情况下才能计算出),否则促进剂与初级游离基的逆反速度会大于初级游离基引发单体的速度,结果使转化率下降。因此过多地使用促进剂并不能达到加速固化的效果,反而会使产品性能下降。
4、对于低反应活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宜选用低活性的固化系统。
5、低温或高湿度的不利的固化条件下,可采用复合固化系统:
过氧化甲乙酮1%
N,N-二甲基苯胺0.5%
过氧化苯甲酰2%
总结固化的原则为:足够的固化剂的加入量和适当的促进剂的加入量。
施工环境对树脂固化的影响
施工环境对树脂的固化影响很大,施工时环境温度越高,胶凝和固化时间越短。有时施工温度升高10℃,可使凝胶时间缩短将近1/2。如果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易造成永久的欠固化。因为树脂在低温下虽然能够胶凝,但胶凝后形成的大分子却不能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放热峰温度引发固化剂不断释放自由基,使得连锁交联反应不易进行,最终导致永久的欠固化。
产品应用: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芳香族二醇扩链剂HER)是一种对称的芳香族二醇扩链剂,它与MDI有着良好的配伍性。广泛应用于混炼型、浇注型、热塑型的PU弹性体制品。这种材料已经被证实能够较大限度地维持弹性体的持久性、弹性和可塑性,并把收缩性限制到较小,没有污染。同时,该材料除具有芳香族扩链的优点外,还避免了HQEE在稍微降温情况下迅速结晶现象的不足,提供了更好的可塑性、撕裂强度、初始强度、邵氏硬度、压缩变形、断裂变形以及低收缩性、抗切割、柔韧性好、防渗透性、熔点低、操作方便等特殊优点。如铸轮、密封件、压制垫、非粘结合轮胎、泥浆管内衬、滑板轮、鞋部件、饮料容器、氨纶以及软质和硬质包装材料等。
包装储运:纸板桶,内衬黑色塑料袋;20公斤装。
分子式:C10H14O4
分子量:198.22
羟值 545-565mg KOH/g
熔点℃≥83℃
一般要求施工温度不低于1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一般为了使树脂充分固化,固化成型后最好进行高温后固化处理。
后固化处理方法:可于40℃下2小时,60℃下2小时,80℃下4小时进行处理,(如果有条件可于100-120℃处理2小时效果更佳)然后常温养护24小时后再投入使用。如施工单位无热处理条件,可在施工后常温养护1个月(环境温度低时还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使其充分固化,再投入使用。这一点对于耐腐蚀用途的树脂固化尤为重要。
冷固化体系中常用的固化剂类型
1、过氧化环己酮(是多种氢过氧化物的混合物)
过氧化环己酮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状物,称为1#固化剂
2、过氧化二苯甲酰(是一种过氧化物,简称BPO)
过氧化二苯甲酰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状物,称为2#固化剂
3、过氧化甲乙酮(简称MEKP)
这是一种液态固化剂,一般配成有效成份为50%的二甲酯溶液,就是市售的5#固化剂。在有效成份中,同样,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多种分子结构的氢过氧化物的混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活性,氢过氧基(-OOH)使活性增大,羟基(-OH)使活性减小。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zjgyrchemical.com
